學生為武漢加油:高三甲 雷逸豪 寒冷的天,溫暖的人

寒冷的天,溫暖的人
 
   轉眼間,「二零二零年」便悄悄到來。現在,已到了冬天的尾巴,更能看見春天在不遠處正向我們招手。
  然而,就在這個冬天,它的寒冷並不僅僅是因為世界結起了一層層雪霜,這種寒風更是刺骨的,直吹到每個人的心裡,刮起每個人的愁緒,並把一切的生機帶走。
  這個冬天,最受華夏兒女愛戴的喜慶日子——「春節」顯得格外寂靜,即使仍能聽見幾分零散的炮竹聲,卻再也聽不到人們的歡笑,亦再也沒有了普天同慶的活動,街上冷清清的,沒有了人流,亦沒有了小孩拿著壓歲錢的嘻鬧聲。曾經那一切多得使我們感到煩囂、厭悶,而如今卻又使我們深深懷念著。
  一場疫情,就如於陽光下的狂風驟雨般,悄無聲息地向人們襲來,使分隔異地的家庭無法團圓、帶走了無數前線人員的血汗,更無情地帶走了許多生命與淚水。
  我的家鄉—澳門,社會各界為了防疫可謂「絞盡腦汁」。為了避免人流聚集、交叉感染,更是停課、停工,雙管齊下,這段日子我亦展開了一段從「玻璃窗」瞭解世界的歷程。盡管如此,我知道仍有一群忙碌辛勤的前線人員正在努力地奮鬥著。在街上,不難看到滿街的人都已蒙上了一塊「面紗」,包括自己,亦包括那位正在指揮交通的「警員」。疫情期間,警察的工作並沒有停過,即使需要長時間暴露在外,他們仍然堅守崗位、神色自若,繼續除暴安良、疏導交通,更如聖經中的摩西一般,於「紅海」中開出了一條道路,而這條道路,是為後方的醫護人員而開的。在家中偶聽見一陣陣鳴笛聲--救護車通過,不難想像在醫院一群以「白衣天使」在日以繼夜地工作著。即使有感染的風險,他們永遠是站到最前線的『勇士』,只因他們知道,救治病人是他們的抱負、理想,病人最需要的、所依靠的亦是他們。他們就如工蜂,越過重重山林,只為尋得一縷花香;他們就如農夫,無懼風雲雨雪,只為孕育百畝幼苗。
  或許這個冬天注定是不受人歌頌的,可是那些團結抗疫的人們卻將於史冊永世留存。前線工作的人們,不論是於湖北武漢、澳門或世界各地,從未受物資的短缺而動搖,亦未受潛在的風險所干擾,各方的人,即使不是醫護,卻亦十分願意配合政府的防疫工作。肺炎疫情雖讓人難受、心酸,卻也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。
  「人有悲歡離合,月有陰晴圓缺,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」。或許我很渺小,可我唯一的心願,便是那個不遠的初春可以帶給我們一份禮物——萬物的復甦。


 
澳門同善堂中學
高三甲
雷逸豪